在相对开放、宽松的环境,中间阶层的政治关注程度会有所提升,对公共部门和公共管理的评价也会进一步提高。

第五,有些中间阶层认为应该主动和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对政治过于关注并不是一件好事,可能会发生更难以预料的事情,危害自己的生活、工作。为了明哲保身,最好不要太多关注政治。

对社会问题涉猎广泛的记者严伟(16)在并不长的职业生涯中越来越现实和谨慎,甚至还有些消极。我在学校的时候(对社会、政治问题等)想得比较多。工作之后,才发现对中国的现实越不了解,就会想得越多;如果比较了解了,就开始明白:想那么多并没有什么意思。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些让人很气愤的事情,觉着应该往深处挖,可以写出很有深度和力度的文章。可是编辑常常说这样那样的稿子不能上。时间长了,自己也就没有那么冲动了。很多社会问题只能打一些“擦边球”。能不能报,大家来揣测呗。编辑和记者都在揣测,有经验的老记者可能把握得更好一些。严伟(16)开始时是非常关注政治的。而且他的工作在开始时本身就和政治息息相关,所写的社会问题经常要涉及政治问题,所以更加关心时政。但现在反而将关注领域逐渐从时政、社会问题转向财经领域,其转变过程并非完全个人“兴趣”的转移,而是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得不“收敛”。“专业人士”尚且如此,普通中间阶层似乎更少了关心政治的理由。谈到一些社会不公正现象,吴芳(30)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即使感觉愤慨,但不会具体做些什么:“没有什么用,还给我自己带来很多伤害。”

从关注到回避的转变不仅仅体现在严伟(16)身上。许刚(28)和施全(29)现在作为私营企业主,他们几乎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到自己的事业上,现在很少关心政治。但他们在年轻的时候,都是典型的“热血青年”。只是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末的政治风波之后,两个人的许多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施全(29)仍然对青春年少时候的热情记忆犹新,这种热情之后受到很大挫折,特别是大学毕业时工作分配受到不小影响。现实生活逐渐磨砺了他的生活,也磨平了他的性格棱角,开始淡漠对政治的关注。而且,他强调这种转变并不是坏事。但从他的语气里,仍然能感受到当年理想破灭的失落:我在上学的时候是个热血青年。中学在某某市一中读书,受我的老师影响比较大。当时的想法是修身养性、治国齐家平天下。那时候还小,齐家谈不上,就想着治国平天下。(理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冲突与变数(全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张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伟并收藏冲突与变数(全文)最新章节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