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观念的延拓述史范式的创新——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通史》

萧虹

自1985年“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构架提出以来,“重写”文学史、编撰文学史教材的热情高涨,出现了不少颇有新意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涉及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史著不下三百部。如何超越前人的研究成果、突破先前的述史方法,编写一部富有新意又兼具学术价值和学科价值的文学史?复旦大学中文系唐金海、周斌两位教授在该学科长期的思考研究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中,以科学的文学史观为指导,牵头、组织,全国多所高等院校参与编写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通史》一书,成为文学史教材编著领域的又一重要收获。这部八十余万字的教材,不仅以翔实饱满的史料、富于创见的体例、深稳精当的论述受到教师、学生的欢迎;两位教授就文学史写作,提出应具有的“长河意识”、“博物馆意识”,更引起学界对编著文学史的方法论的思考。笔者认为,本书突出的学理价值和学术贡献在于:编著者能按整体性思路,将中国现代百年文学从时间、地域、文化、文体等层面一体贯通;以主体性眼光,融入最新研究成果,将未得以足够重视的电影文学、通俗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凸现其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和价值;从传统纵向和域外横向两个维度,关注二十世纪文学的中外文化渊源问题,探索开放型、立体式的文学史架构。

学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力求创新与超越也是文学史再次述写的指归。《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通史》在编撰模式和体例上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其成功尝试的基点就在于彰显了“整体意识”,采用了富有创新意义的“一体贯通”的结构范型。

首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通史》彻底打破以往文学史的格局,废除长期占主导地位的“近代”、“现代”、“当代”的分期,从而使百年中国文学得以形成真正的有机整体。以时间为纵轴,以文学思潮、运动、社团、流派、理论批评和按文体划分的作品为横轴,构成二十世纪文学史坐标,条块结合,清晰可辨。并且通过坐标体系可以把握到每一块的发展流变轨迹,预见出一定的发展态势。例如,本教材用三章来勾勒、展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创作情况,以时间为维度,通过比照,学生可以感受到各作家创作风格的差异,体察到不同时期小说创作方法和倾向方面的变化。这样,从个性和共性层面,能有较为统一的认识,而非生硬的分割。

其次,本书也打通了地域之隔,将台、港、澳文学与大陆地区文学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文学新书评(2004~2005)(全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白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烨并收藏文学新书评(2004~2005)(全文)最新章节第65节 关于耶利内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