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诗学对话——评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周志强

重新解读建国后到新时期前的文学名作,近来一直是批评界的热点之一。这显示出一种强烈的“重建”历史的欲望:并不是直接面对历史本身——如果存在这个本身的话,而是通过文学文本的解读,寻绎过去岁月的文化逻辑,细细揭开抹在旧日文本上面的幻影,并由此修改人们的历史记忆。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李杨的《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书构成了与历史的诗学对话。

毋宁说,李杨的这部专著可以称之为是一次将文学想象进行历史还原的冒险。就此而言,李杨所标举的杰姆逊的“始终历史化”,就是将文本历史化,即把文本及其想象方式看作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产物。相信一个文学文本本身永远携带着足够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是李杨式的历史化解读所依据的或者试图建立起来的一种诗学观念。在这里,“互文本”这个词被看作是文本解读“再现”历史语境的关键词。李杨接受了这样一个思路:每个文本都是由此前的文本记忆形成的,因此,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转化,而文本的话语创新总是被置于更大的社会历史文本之中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第369页。。但是,在这部著作当中,作者过于匆忙地打造了八部小说“环环相扣”的递进式的关系,却忘记了“互文本”纠缠在一起的语言关联。

在我的期待中,一本文学的批评著作,通过对传统经典文本的解读,形成一种诗学的对话,这种对话应该是建立在别有趣味的历史阐释学的视野中的。

无论是新历史主义者还是相对较为谨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都已经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所谓历史只能由各种各样的文本构成。只是问题在于,文本依旧是文本,而历史却不仅仅只是文本所记录下来的“资料”,它还是为什么产生和保有这一资料的原因。换句话说,仅仅依靠文学文本所提供的场景和故事,还不能够看清楚历史的“诡计”是怎样一步步地实现其内在策略的。一部文学作品,它总是声称在按照“审美”或“想象”的方式进行故事的缝缀,与历史的真实性保持着一种“虚构”的距离。在这里,文学是“假”的,诗学的阐释是否可以使它成“真”?即,在这种阐释过程中,是否可以把文学的想象本身也看作是一次历史的想象,或者直接说,把文学的想象一股脑地都看作是历史文本?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文学新书评(2004~2005)(全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白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烨并收藏文学新书评(2004~2005)(全文)最新章节第65节 关于耶利内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