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不同,只有在困难挑战的试金石面前,才能分辨。正因为这个道理的支撑,“是驴是马拉出来遛遛”,才会成为南北通用、永不过时的中国俗语经典。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确实是一个能够遛出驴和马的年代和场所,因为在此之前中国人只有一个“国家雇主”,都被装在不同的公有制“麻袋”里,都没有出来遛的机会。旧有秩序中驴和马的分类,多数都不是实际竞争中遛出来的,而是被按照某种空想和强制的标准来“指驴为马”或者“指马为驴”的。在那个“水往高处流、苹果掉到天上”的时代,即使有“遛”的机会,也只是一种“反熵”或者“劣币驱逐良币”的“逆遛”。而遛出来的结果,正如一首诗中所说的那样——“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竞技场上,游戏规则、理论依据和价值观念等一切,那时候还没有设定的权威,所有参与者都只是“驴马未辨”的“匿名少数”,都在等待着现实困难的筛选。

作为“发于畎亩之中”的乡镇企业经理,楼忠福不满足于只赚几个钱。他能够看到自己和企业的短处,并努力提升自己和自己经营的企业,显然已经超越满足于温饱和求安稳的心态。不过要把东阳三建这艘“木筏”变成可抗风浪的建筑巨轮,楼忠福还必须跃过现实深阔的“檀溪”。

他知道投资设备的风险、得失和难处,但他更从实际经营中看到严峻的现实——凭公司目前简陋的设备根本承揽不到难度稍高的工程,即使能够承揽也无法按质量要求完成。所以他横下决心以贷款来为公司添置设备。设备投资意味着当年利润的减少,很多朋友都认为他这样做是损害自己的利益,但是他看到的并不是一时的得失。他跟朋友说:“一个人有多大的胸怀,就做多大的事业。不抓设备投资今天没饭吃,不抓人才培训明天没有饭吃。企业要发展,就要有积累,利润不能都分光吃光,否则谁都吃不长。”

在贷款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动用了所有办法,在1985年内筹措了160万元购买机械设备,包括货车、拖拉机、搅拌机、卷扬机。160万元在1985年的中国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当年东阳的国内生产总值才4.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665元,机关和国营单位职工的人均年工资才1148元,集体单位职工人均年工资不到800元。那时候绝大多数上班族每月的工资都在100元以内,能够拿到100元工资的已经属凤毛麟角了。“万元户”在当时算是中国的“顶级富豪”。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中国力量(全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龙镇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龙镇洋并收藏中国力量(全文)最新章节第2节 梳理历史的长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