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佳选股者 ,彼得·林奇具有独特的股票投资理念,这是他投资成功的基础,也是笔者和无数追随他的投资策略进行投资的股民受益最多之处。他奉行价值投资哲学,“投资公司而不是投资股市 ;他相信自己的实际调查研究,不高估专业投资者的技巧和智慧;他提倡“不要预测股市的短期走势 ,并忽视股市的短期波动;他认为“好公司的股票迟早会有良好的表现 ,于是坚持长期持有股票;他坚持构建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这些成熟的投资理念,即使不能全部掌握其精髓,也能使普通投资者具有高人一筹的视角,从而成为一个股市的成功者!

投资公司而不投资股市

重视股票的“载体 ——企业

股票只是表象,上市公司才是实质,你要做的,就是搞清楚企业状况。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常说:“要投资于企业,而不要投机于股市。 在他看来,企业本身的好环比股票价格等因素重要得多。因此,他不太注意所谓的技术分析,而是强调基础分析中对某一行业、某一公司做具体的分析。他认为任何一个产业或板块,哪怕是所谓“夕阳产业 ,都可以从中找出潜在的投资目标,甚至“女士的丝袜好过通讯卫星,汽车旅馆好过光纤光学 。只要公司内在潜质好,股票价格合理,就可以购买。1982年,彼得·林奇大举建仓艾科卡领导下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股票,20世纪80年代末重仓持有储贷行业股票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这类似于国内投资者曾经常挂在嘴边的那一句话:“没有好的股票,只有好的价位。

寻找到一个优秀的公司,只是投资成功的一半,如何以合理的价格买进,是成功的另一半。彼得·林奇在评价股票的价值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即对资产的评估和公司盈利能力的评估。资产评估在一个公司资产重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盈利能力评估主要度量企业未来获取收益的能力。期望收益愈高,公司价值就愈大,盈利能力的增强,即意味着公司股票价格具备在未来上涨的可能性。

说到这点,我们自然会联想起高科技公司的股票。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技股曾经辉煌一时,有的美国公司甚至创下了市盈率500倍的惊人纪录,可见其股价的高涨。但是彼得·林奇却对这些创造奇迹的高科技股票退避三舍。

他认为,在美国走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型中,成长股比比皆是,服务业表现尤其出色。餐饮连锁公司和零售公司通过全国扩张,能在10~15年内保持20%的年增长速度,也就是3年可以翻1倍。这些公司不仅和高科技公司一样有高收益、快速增长,而且风险相对来说较小。他认为,要确定该公司的扩张期是否走到头了,能否抓住“最后的机会 ,是抓住这些成长股的关键。

彼得·林奇总是在无休止地寻找那些值得投资的公司。当一家濒临倾家荡产的公司有新产品或者营业额比去年好,或者某项政策对该公司有利时,他就会去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如果总的趋势对某一行业有利,他就会买一批该行业中的公司的股票,也许是几家,也许会多达十几家。在这种机会面前,他并不一定要对一公司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以后才会买它的股票。他关键是先要看好这一个行业。而且林奇也不限于某类股票或行业,成长股、价值股可以,金融业、制造业也行。他要的是一个投资组合,以分散那些非系统风险,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达到期限收益的最大化。因此,彼得·林奇非常注意他的资产的灵活性和多元化,善于以投资组合来分散投资风险。

彼得·林奇经常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的变动而改变他的投资方向,因此,麦哲伦基金的多数公司存在于他的投资组合中仅一两个月而已,而整个组合里的公司一年之内至少要被翻检一次。他自称其购买的股票中如果在3个月以后仍有四分之一值得保留的话,那就非常满意了。

企业会发生变化,竞争局面会发生变化,国家政策也会发生改变。一旦情况改变,就要采取行动。即使企业本身没有什么变化,但股价变了也会促使彼得·林奇采取行动。彼得·林奇非常注意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买入卖出自己公司股票的举动。他认为他们买股票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赚钱,所以当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大量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时,该公司很少会破产。相反,当公司管理人员大量出售该公司的股票时,则是该公司全面面临困境的时候了,除了快速出售该公司的股票外,别无他法。

彼得·林奇在自己所投资的公司中,最看好的是中小型的成长公司,因为中小型公司股价增值比大公司容易。一个投资组合中只要有一两个公司收益率极高,即使其他的股票亏损,也不会影响整个投资组合的战绩。

彼得·林奇认为,投资成功的关键是要思想开阔,心中不怀偏见,尽可能多研究些企业。他认为多数投资人的头脑都不够灵活,思想不够开通,偏见太多,偏重某些行业,而忽视另一些行业。殊不知“行行出状元 ,每个行业中都会有杰出和优秀的公司。

彼得·林奇注重的是企业的根本业务,而对市场的预测、利率的变动等并不关心,他宁可投资一家不受人欢迎的行业里经营有方的企业,而不投资一家热门行业的热门企业。他认为越是热门的行业,竞争越激烈,结果大家都赚不到钱。对于他来说,企业本身才是重中之重,只要企业发展良好,业绩出众,股价是没有理由不上涨的。

充分调研上市公司

你了解的细节越多,你对公司的分析就越透彻。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非常重视对准备投资的公司的实地调研,这是获得真实有用信息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彼得·林奇从进入麦哲伦公司的第一天起,就从事调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他出任麦哲伦基金总经理之后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从林奇对R玩具公司的详细调研中就可以发现其成功的秘密。

1978年初春的一个星期天,彼得·林奇来到了位于纽约25大街的R玩具公司的专卖店里。

麦哲伦基金公司对是否投资购买R玩具公司的股票正在进行调研。身为总经理的彼得·林奇自然不会闲着。25街这家R玩具公司的专卖店,已是他光顾的第五家了。

彼得·林奇“微服私访 ,是为了调查R玩具公司的产品销售情况和顾客对其品牌的认可程度。如果不能获得肯定的答案,他是不会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的。

店门口,漂亮的导购小姐微笑着向顾客介绍专卖店内各种玩具的情况,许多顾客带着自己的孩子把专卖店挤了个水泄不通。

面对这种热销的状况,彼得·林奇感到非常满意。但他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这时他看见一个小男孩正追着满地乱跑的玩具狗直向他这边而来,便蹲了下去,准备和这个小孩交谈。

“嗨!可爱的小家伙,你的玩具小狗。 他顺手拿起了那只电动的玩具小狗。

小男孩大约只有5岁,显然误解了彼得·林奇对他的帮助。

“这是我的小狗。

说着抱过彼得·林奇手中的小狗放在地上,那小狗又向前跑去,小男孩欢快地又追了上去。

“真淘气。 彼得。林奇并没有因为小孩的拒绝而泄气,他微笑着站起身来寻找下一个目标。

这时,一个30来岁的妇女抱着一个大玩具熊从他后面走过,不小心一下撞在他身上。

“对不起。 妇女忙不迭地说,“我得追上我那顽皮的儿子。

“没关系! 彼得·林奇看着她,很有礼貌地说:“夫人,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不会太长吧!

“不会。您和您的儿子都很喜欢R公司的玩具,是吗? 彼得·林奇问道。

“是的,我们总是买R公司的玩具。 那名妇女心不在焉地回答,一边望着她越跑越远的儿子。“对不起,我没有时间再回答您的问题。

说着她就快步走开了。

“谢谢您,夫人。

彼得·林奇又开始参观那些玩具,品种非常多,购买的顾客也很多。但在他所考察的五家专卖店中,这家的情况还不算最好的。

彼得·林奇不时向顾客们询问R公司的玩具他们喜不喜欢,是不是经常购买。大多数顾客都给了肯定的答案,并表示他们都是回头客。

彼得·林奇很满意地离开了,他对自己的实地调查很满意,但他并没有就此决定购买R公司的股票。

从收集到的资料上看,R公司全国大小城市都有专卖店或专柜,仅就纽约这几家彼得·林奇所调查过的商店来说,情况是很不错的,但这并不足以证明R公司的玩具在全美国都畅销。如果仅仅只有纽约畅销的话,那么该公司的情况并不会好到那里去。

于是,彼得·林奇回到公司,召集研究部的人员,制定了一个更为详细的调查计划。他们将对美国各大中小城市进行一次抽样调查,以得出一个更为准确的答案。

彼得·林奇认为,这种调查是非常必要的。麦哲伦公司作为一家公众基金管理公司,拥有庞大的资产,其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并不会是个小数目,许多投资者信任他们,都将他们的钱交给麦哲伦公司,所以公司的主要投资还是以长期投资为主。虽然短线也许有着巨大的利润,但作为股市的长期投资者,最重要的还是让自己的投资在较长时间内能够稳定地增值。

于是,为了调查其他地方R玩具公司的情况,他在一个周末带着夫人卡罗琳和三个女儿驱车前往迈阿密。

自从出任麦哲伦公司总经理一职后,彼得·林奇不得不将自己的时间投入到工作和应酬之中,虽然他是一个家庭观念极强的人,但却不得不一次次推迟全家一起度周末的时间。

对彼得·林奇突然提出去迈阿密度周末的建议,他的妻子感到非常惊奇。

一来他们已经很久没有一起外出度周末了,二来林奇提出把迈阿密作为度假之地也令她有些不解。

迈阿密也是美国的一座大城市,但到这里度周末并没有多少度假的意义。

要说外出度假,迈阿密肯定不会是个好的选择,女儿们总是希望父亲能带她们去迪斯尼乐园。但卡罗琳隐隐地感觉到,彼得·林奇的这次度假肯定还与他的工作有关,因此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不光是卡罗琳这样想,连有些懂事的大女儿也这样想,彼得·林奇自己当然也是清楚的。

到了迈阿密,已是下午时分。

彼得·林奇直接将车开到一家R玩具公司专卖店的停车场。

“我得给我亲爱的宝贝们买一个礼物。 他一边下车一边说。

“为什么非要在这儿买?这个时候? 卡罗琳不解地望着彼得·林奇。

“是这样的,我想女儿们会非常喜欢我的礼物的。

➷本书作者赵文明提醒您《彼得·林奇投资选股智慧全集》最新章节在快。小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kuaixs⊗cc➷(请来快。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彼得·林奇望着不肯下车的三个女儿,“女儿们,是不是?

大女儿不高兴地说:“我们是来度假的。

二女儿大声说,“我要去迪斯尼。

彼得·林奇歉意地对女儿们一笑:“我送的礼物,保证让你们个个都非常满意。

卡罗琳下了车,看了看R玩具公司的商标说:“这儿的东西在纽约也能买到。犯不着开车到迈阿密来买。

彼得·林奇抱起小女儿说:“正因为这样,所以这礼物才不同寻常。

她们被彼得·林奇连劝带哄地带进了R公司的玩具专卖店。虽然个个都不大情愿。

店里的人很多,彼得·林奇这一大家子人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我早说过,你们会喜欢我的礼物的。

三个女儿终于被那些可爱的玩具吸引住了,一个个都开始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

彼得·林奇不失时机地向碰到的顾客询问他们对R公司玩具的看法,许多人都表示,这儿的玩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是第一次购买该公司的玩具。

卡罗琳看着彼得。林奇总是在同顾客们搭话,询问R公司玩具是否受他们喜爱。她终于明白了彼得·林奇带她们到迈阿密度周末的真正原因。她有些理解但同时也有一些生他的气。

三个女儿都挑好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她们行动得都非常快,她们还在等着父亲带她们到别的地方去玩。

彼得·林奇仍在同顾客们搭话。卡罗琳不满地说:“女儿们等着你付钱呢!

彼得·林奇歉意地笑笑,然后和妻子、女儿付了钱出来,但仍东张西望地注意着顾客们的情况,他不肯放过一点点观察了解的机会。

坐到车里,卡罗琳埋怨地说:“我们都成了你免费的雇员了,这不公平。

“可女儿们都非常喜欢,是不是?

“不!一点也不喜欢! 三个女儿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想要玩具,要去度假。

“对了,我们现在就去,这儿可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们去玩它个痛快。

车开了不久,又遇见一家大型购物中心,从门口的广告看,这家购物中心设有R公司的玩具专柜,彼得·林奇又将车停了下来。

“我想,我得给女儿们预备圣诞礼物了。

“还有八个月才到圣诞节, 大女儿不满地说,“我不希望这么早就收到圣诞礼物。

但她们最终还是同彼得。林奇一起走进了这家购物中心,出来时,三个女儿又多了一件玩具。

当然,彼得·林奇在这儿又获得了他所需要的一些信息,他对购买R公司的股票越来越有信心,这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他们的投资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彼得·林奇和家人最终还是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虽然他不时仍要去调查一下R公司的玩具销售情况。

在回纽约的路上,车上除了满载着妻子女儿的笑声外,还装了不少R公司的玩具。

星期一上班之后,彼得·林奇综合几名调查人员获得的情况,决定大量购买R公司的股票。最终,这项投资取得了成功。

彼得·林奇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地开始了他领导麦哲伦基金公司搏杀华尔街的经历。自他上任之后,公司的业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公司总资产以惊人的速度递增。

寻找股票从企业产品开始

如果你平时在自己工作的场所或者附近的购物中心时能够保持一半的警觉,就可以从中发现表现出众的优秀公司,而且你的发现远远要早于华尔街的投资专家。

——彼得·林奇

对于找寻值得投资的股票,彼得·林奇往往是从生活中和身边的事情开始,其主要思路就是“产品——上市公司——股票 这个顺序。从生活中发现的畅销产品挖掘出能够上涨几倍的潜力股票正是彼得·林奇的强项,也是其基层企业调查文化的典型模式。当然,这和美国的上市公司达到上万家,几乎每一种产品后面都有上市公司的背景有关。

林奇认为,“从室内到户外,从学校到购物中心,到处可见上市公司。无论衣、食、住、行、居家、公务用的产品,几乎都有上市公司生产的;而从生产香水到制造小刀,抑或生产澡盆或热狗的上市公司,投资者都可以自由拥有其股权。 由此可以看出,投资机会时时处处存在,关键是投资者要从这些琳琅满目的产品中去发现。

在彼得·林奇的投资实践中,他非常注重细心观察这一环节。而他的妻子卡罗琳和他几个女儿购物给他带来非常好的细心观察的机会。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eggs(里格斯)长袜的魅力。当时他每天都在参观国内的纺织厂,正是这个对日常生活细心观察的发现证明了其价值非凡。

彼得·林奇通过细心观察发现里格斯长袜销售前景非常好,而且增长性也很高。他得出这个结论是有一定依据的:

(1)该上市公司在全国几个地方试销紧身袜的时候,对一家购物中心出来的妇女的回访结果表示,100%都购买了这个刚刚上市没有商标的试销紧身袜;(2)这种紧身袜含有一种特殊的丝料,比一般紧身袜更加耐磨,穿起来也合身;

(3)这种长袜打入市场仅仅两三年后,就在任何一家超级市场都能见到它;(4)购买这种紧身袜非常便利,放置这种紧身袜的地方常常就在一些日常需要用的小杂品的旁边,妇女们至少一周去两次,这大大提高了购买的概率;(5)通过对该公司基本情况、财务报表、实地察看、更多用户反馈、竞争地位等多种情况的综合,发现情况更好。

最终,生产里格斯长袜的这家名叫哈尼斯公司的股票在几年的时间内涨了六倍。这家公司后来被联合食品公司收购。即使在收购后,里格斯长袜仍然在为它赚钱,而且在持续的十年中产量一直在增长。这也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最成功的少数几种商品之一。对企业产品的细心观察给彼得·林奇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作为投资大师的彼得·林奇非常重视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投资的灵感。他家附近的大型超市成为了他的又一个战场。在这里,他发现了沃尔玛(其股票从1986年到1991年涨了50倍),“碧加 饮料(其股票在1年内上涨了9倍)等一系列这样的成长很快的好公司。从彼得·林奇一些选股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股票的搜寻已经养成了一种职业的本能,就像是一只猎犬一样在对生活的热爱中始终保持着敏锐的职业嗅觉。

投资自己熟悉的公司股票

购买你所熟悉的公司的股票,例如L'eggs长袜或者Dunlin'sDonuts甜甜圈公司的股票,其最大的好处在于,当你是试穿丝袜或者品尝咖啡时,你就等于是在做基本面分析,华尔街高薪聘请的证券分析师所做的工作与此类似。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认为,购买自己不熟悉甚至一无所知的企业的股票是非常危险的。他的投资理念是,最好的选股工具是我们的眼睛、耳朵和常识。彼得‘林奇很自豪地表示,他的很多关于股票的绝妙主意是在逛杂货铺,或者和家人朋友闲聊时产生的。由此可见,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阅读报纸杂志,或者收听广播得出第一手分析资料,我们身边就存在各种上市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这些产品和服务能够吸引你,那么提供它们的上市公司也会进入你的视野。对于大多数没有行业背景的个人投资者而言,最容易熟悉的股票就是那些消费类或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

彼得·林奇是善于挖掘“业绩 的投资者。即每只股票的选择都建立在对公司成长前景的良好期望上。这个期望来自于公司的“业绩 ——公司计划做什么或者准备做什么,来达到所期望的结果。

对公司越熟悉,越能更好地理解其经营情况和所处的竞争环境,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好“业绩 公司的机率就越大。因此彼得·林奇强烈提倡投资于自己所熟悉的、或者其产品和服务自己能够理解的公司。他认为,在投资过程中,要将投资者作为一个消费者、业余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的三方面知识很好地平衡结合起来。

还有,彼得·林奇不投资网络科技股也体现出其“不投资不熟悉的股票,,的理念。1995年至1999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牛市,指数上涨一倍,连续5年股票的回报率都在20%以上。这次大牛市中,人们对网络股等高科技企业的狂热是最大的推动力。但是,在人们的狂热中,彼得·林奇却再次宣称自己是技术厌恶者:“一直以来,我都是技术厌恶者。我个人的经验表明,只有那些不盲目追赶潮流的人才能成为成功的投资者。事实上,我所知道的大多数有名的投资人都是技术厌恶者。他们从来不会买人那些自己不了解其业务情况的公司股票,我也同样如此。

彼得·林奇从来不会买人那些自己不了解其业务情况的、变化很快的、未来发展不稳定的公司股票。他坚持只投资于自己能够完全理解的传统稳定行业的公司股票。他说:“当周围有如此多的稳定行业时,为什么要购买易变行业的股票呢?

无独有偶,沃伦·巴菲特也秉持“不熟不做 的投资理念,他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的成功范例。他在幼年曾经卖过报纸,对报纸及其所属的新闻领域比较熟悉,所以,他就投资于华盛顿邮报;他非常喜欢喝可口可乐,对可口可乐公司很了解,所以购买了大量可口可乐的股票。这种投资于自己熟悉的公司股票的做法,使得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对广大个人投资者来说,由于缺乏行业研究背景,最熟悉的股票就是那些消费类或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事实上,即便在中国,目前消费类概念股票虽然还没有像美国那样成为市场主导,但也有接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处在房地产、零售、食品饮料、医药、家电、轿车、服装等终端消费领域,个人投资者可以很容易地接触大量相关资讯,甚至自己就是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或体验者,可以获得最直接的判断。只要个人投资者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就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找到伟大的投资机会。

长期投资才能获得长期收益

长期投资胜过短期投资

坚持持有股票,只要公司发展前景继续保持不变或者变得更好,过几年后你会获得连自己也感到吃惊的巨大投资回报。

——彼得·林奇

长期投资是彼得·林奇成功投资的重要理念,正因为秉持这一投资理念,他更容易挖掘到获利10倍的大牛股。彼得·林奇对投资者说,“如果人们长期在股市赔钱,其实该怪的不是股票,而是自己。一般而言,股票的价格长期是看涨的,但是100个人中有99个人却老是成为慢性输家。这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没有计划,他们买在高位,然后失去耐心或者心生恐惧,.急着把赔钱的股票杀出。他们的投资哲学是‘买高卖低’。

彼得·林奇对一些有潜力的股票大多要持有两三年以上。他一再告诫投资者,对那些成长性很好的公司的股票,在恰当的时候买人后,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卖出。而且他还认为这类股票股价的下跌并不是卖出股票的一个好的理由。他认为看好的股票在没有明确的利空因素出现以前,至少要持有2-3年以上,甚至10年,20年。如果想一两年内就从股市中抽出资金的投资者,也许股市并不是他最好的投资选择。彼得·林奇的思考方式是,既然选择了进行股票投资,就应该认真地对待,从长远进行打算。他的这一投资理念和思考方式也给其带来了优异的成绩。

彼得·林奇曾说过:“不考虑那些偶然因素,股票的表现在10~20年的时间里是可以预见的,至于想知道它们是否在今后两三年内走高或者走低,不如掷个硬币看看。 这样的言论听上去似乎不像出自普遍只关注股价短期回报的华尔街人士之口,但有这样的理念也正是他能脱颖而出的关键。他从不去试图预测市场走势,只要所投资的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他就不会卖出所持有的股票。

事实上,彼得·林奇曾对寻找买人时点是否是有效的投资策略做过研究。

根据其研究结果,如果一名投资者在1965年至1995年这30年中每年投资1000美元,但很“不幸 ,赶在每年的高点建仓,那么这30年的投资回报年复合增长率为10.6%。如果另一名投资者在同样时问段内“有幸 在每年的最低点建仓1000美元,那么他将在30年中获得11.7%的投资回报年复合增长率。

可见,即便是在最糟糕的时点买人股票,在30年的时间里,第一位投资者每年的回报率只比第二位投资者少1.1个百分点。这个结果让林奇相信,费心去捕捉买点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一个公司非常优秀,它就能挣越来越多的钱并让自己的股票价值不断提升。因此,彼得·林奇的投资工作就变得非常单纯——去寻找真正优秀的公司。

这些优秀公司的股票被林奇称为'tenbagger',指的是那种股价可以翻十倍的股票,而实现这样的惊人回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长期持有,即便它很快就涨了40%甚至100%也不考虑卖出。但大多数投资者包括许多基金经理在内却在卖出或减少持有可以继续盈利的股票,反而对亏损的股票不断增仓期望能摊低成本,这种行为被林奇戏称为“拔走鲜花却给杂草施肥 。

据彼得·林奇的统计,长期而言,股票的报酬率是最有利的。这里所说的长期投资,是指20年以上的投资年限,也就是说投资者的钱可以在股市上放置20年而不着急用它。因此,彼得·林奇建议,如果投资者的钱在未来短期内有急用,那么一开始就不应该投资股票。因为没有人能预测股市未来几年内的走势,如果投资者刚好碰上股市的回调整理或者熊市,那么这时的股票投资很可能是赔钱的。

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使彼得·林奇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他实际操作富达麦如何做好长期投资

请千万不要以为无论什么股票都可以通过长期持有而赚到大钱。如果长期投资真能如此简单就成功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的百万富翁会遍地都是。

——彼得·林奇

长期投资的理念使彼得·林奇取得成功,可是在实际投资中,许多投资者也同样采取了“长期投资 的策略,但却亏损了,而这种损失不仅是资金的损失,同时还是时间和精神上的损失。怎样才能更好地执行长期持有这一投资策略是每个投资者都需要面临的问题。彼得·林奇认为,长期持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如果投资者长期投资了一只“地雷股 ,即使最后持有到退市了也不会赚到多少钱,反而会血本无归。那么,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该怎样理解彼得·林奇的长期投资理念,该怎样更好地实践长期投资策略呢?下面四点可作参考:

第一,避免陷入长期投资策略的字面误区

有些投资者常常以为长期持有就是长期捂股,只要买了股票放在那就不用管了,等着赚到很多钱。事实并非如此。在进行长期投资以前,需要对买入的股票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买入股票的基本面是否良好,买入的时机是否合适,买人前后对持有的时问有所考虑,以及在持有过程中的不断观察和研究发行这只股票的上市公司的情况和股票价格的异常变化。

即使是声称“最好的持股时间是永远 的巴菲特也是逢低进入,长期持有,而不是追涨杀跌。有时候一只好股票因为买入时机的不正确反而会造成亏损,而一只差股票因为买入时机的正确而有所盈利。而且如果一只股票一年内就完成了预期的投资目标(比如2倍、3倍或更多),投资者就要经过分析,再决定是否要坚持长期持有这只股票。

第二,长期投资者应看淡利空

彼得·林奇认为,如果投资者要尝试避开股市下跌,以免亏损,那么很可能就会错失下次上涨的机会。这就是试图预测市场最大的风险。以美国股市为例,如果在过去25年的时间中一直坚守岗位,则投资的年平均报酬率超过11%;然而若喜欢进进出出,又不幸刚好错过这当中表现最好的40个月,年平均报酬率就掉到只剩下1%。股市反弹,往往在最出乎人意料之时,唯有长期投资才能避免此风险。比如,1990年,美国投入海湾战争,且当时经济身陷衰退、更面临银行危机。结果呢?隔年却是美国历史上股市表现最出色的年度之一,标准普尔500指数于1991年上涨超过三成。所以长期投资人必须学习看淡利空消息,因为任何时候都有坏消息。但是别忘了,好消息也经常存在。如果投资者容易受市场杂音干扰,那就该认真评量自己是否适合涉足股市。

第三,购买自己熟悉的股票

按照彼得·林奇的观点,购买自己熟悉的股票是个人投资者战胜机构投资者的一大法宝。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的才是最好的分析观点的来源。这一点林奇做得很好,他在生活聊天、旅游以及购物的过程中都去熟悉一些被人忽视的东西,而他的这一点帮助他发现了多个涨幅巨大的好股票。

对于投资者来说,正确的做法就是多留意身边生活中的事物,发现值得投资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在日常生活中,投资者都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接触到方方面面的信息,比如报刊、电视、网络、日常工作以及朋友闲聊等。如果对这些信息适当地加以利用,再结合投资者自身的行业专业知识优势、渠道优势以及地域优势在恰当的时间买人恰当的股票,并进行长期持有,最终一定会获得良好的回报。

第四,认真做好公司调研工作

彼得·林奇最重视的工作就是调查研究,不管是他的妻子告诉他的,还是他自己发现的,接下来的调查研究都是他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在调查研究中,他会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比如公司基本状况、资产负债情况、销售市场、市盈率与增长比率以及销售百分比等一系列的详细了解和分析。在这方面他也积累了很多的方法。前文中“R玩具公司 的调研事例就很能说明问题。

忽视市场的短期波动

虽然专家们反复强调要从长远考虑,但是每一次市场波动时投资者所看到的千篇一律的评论使得他们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到短线操作上。如果投资者能不理会针对最近股市波动所做的陈腐评论,而是像查看汽车里的汽油那样每隔一段时间查看一次股票的价格,他们可能会更轻松地做出决定。公司收益迟早会影响到证券投资的成败与否,而今天、明天或者未来一周的股价波动只会分散投资者的注意力。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有一个坚定的投资信念——价值投资,不为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动,这点对于基金管理人是非常重要但也是很难做到的。总有各种短期业绩指标在不停地比较各基金间的业绩,因此初期想要坚持这种信念是异常艰难的。

尽管国内资本市场目前还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市场,但是价值投资的信念是需要在研究员脑中根植的。彼得·林奇在初期的管理中换手率非常高,但是这是因为他在不断地发现新的更有价值的股票,而不是在“炒股 。如果仅仅关注换手率这个指标,可能会被误导。

关于忽视市场短期波动的投资理念,彼得·林奇通过投资者选择基金做了说明。他认为,大多数投资者是通过基金过往的表现来选择的,投资者最热衷的是研究基金过去的表现,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然而,在他看来,“这些努力都是白费的 。

这些投资者通常会选取理柏、晨星等专业机构排行榜上最近一年或最近半年表现最好的基金管理人,并将资金投资于这个基金,“这种做法特别愚蠢。

因为这些基金的管理人,通常将大部分资金冒险投资于一种行业或一种热门类型的公司,并且取得了成功。而在下一年度,若这个基金管理人不是那么幸运,则可能会排到理柏、晨星等排行榜的最后 。

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一个普遍现象,即基金业中的短跑冠军未必能是长跑冠军。国外市场如此,而在国内市场同样的例子也并不鲜见。关键还是在于,冠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基金更长一段时期内业绩表现是否稳定,是否表现出持续性更为重要。

因此,彼得·林奇给出了基金投资法则:不要花太多时间去研究基金过去的表现,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但这并不等于是不应该选择具有长期良好表现的基金,而最好是坚持持有表现稳定且持续的基金 。

这种忽视市场的短期波动,实际上涉及到我们评估基金业绩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收益持续性,也是我们一直强调投资者要特别关注的。尤其是对于普通投资者,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分析基金近期高收益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那就更多地关注已经表现出很好的收益持续性的基金,因为这能比短期收益更好地反映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如果要选择长期投资,就要挖掘真正能够给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的基金。因为从长期来看,收益的持续性远比一时取得收益冠军更为重要。除非你是短期交易的天生热衷者。

忽视市场的短期波动,使彼得·林奇更加理性,从而更彻底地执行长期投资的策略,获得长期稳定的高额收益。

预测股市并非明智的做法

不要预测股市

我根本不相信能够预测市场,我只相信购买卓越公司的股票,特别是那些被低估而且没有被市场正确认识的卓越公司的股票是唯一投资成功之道。

——彼得·林奇

虽然说“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 ,但投资者永远无法未卜先知。有时,投资大众认为坏消息已够多了,股市不会再跌,但它却继续跌。预测市场走势及进场时间点,不是在股市赚钱的好方法。如果把投资时间拉长到30年来看,不论投资者是在每年股市表现最好的当天进场,或最坏的一天进场,或是每年的第一天进场,三种情况的报酬率,其实差距不大。可见,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说,没有必要预测股市,预测股市无法让人成为股海常胜将军。

彼得·林奇说:“我每天只花15分钟做经济分析。 他指出:“在股市赔钱的原因之一,就是一开始就研究经济情况,这些观念直接把投资人引入死角。

彼得·林奇发现因经济预测所产生的忧虑特别无用。他曾经说:“我们不做经济判断,在我们这里没l有人会告诉你将出现经济衰退,不要买电子股,或是经济马上要起飞,帙买柯尔开特公司的股票。1980年至1981年发生不景气之时,没有人打电话告诉过我。

彼得·林奇注意到,人们总是问他股市与经济情势及其他类似的大问题。

但是没有人能够回答。就算有人真能够提供答案,像宝龄或柯尔开特等公司也不会受波动的影响。然而,若投资人买到体质不佳的公司,情势一片大好之时也会赔钱。他说:“讨论6个月后国民生产总额的人是傻瓜。,,彼得。林奇认为,市场投机者试图对股价的短期波动进行预测,希望获取快速的利润。极少有人能以这种方式赚钱。实际上,任何人如果能够连续地预测市场,他或她的名字早就列人世界首富排行榜,排在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之上了。

在林奇每次演讲完毕回答现场观众提问的时候,总会有人站起来问他对未来股市行情涨跌的看法,却没有一个人关心上市公司基本情况,例如想知道固特异轮胎公司是不是一家可靠的公司或者它目前的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等等。

林奇发现,在1987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市暴跌1000点之前,没有任何一位投资专家或者经济学家预测到这次股市暴跌,也没有一个人事前发出警告。

有许多人声称自己早已事先预测到这次大跌,但是如果这些人真的预测到的话,他们早就会提前把他们的股票全部抛出了,那么由于这些人大规模抛售,市场可能早在几周甚至几个月前就暴跌1000点了。

证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曾说:“如果说我在华尔街60多年的经验中发现过什么的话,那就是没有人能成功地预测股市变化。 巴菲特也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能够预测市场走势的人。 而彼得·林奇也不得不遗憾地感叹:“不要妄想预测一年或两年后的股市走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也许投资者会伤心地问:“既然股市根本无法预测,万一再发生暴跌,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林奇的回答是,根本没有必要担心这个问题:“很显然,投资者并不需要具备预测市场的能力照样可以在股市上赚钱,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就应该一分钱也赚不到。在几次最严重的股市大跌期间,我只能坐在股票行情机前面呆呆看着我的股票也跟着大跌。 连林奇也不能预测股市,但他却取得年均29%的投资报酬率,13年增值29倍,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

可见,投资者并不需要具备预测市场的能力照样可以在股市上赚钱。

作为基金经理的林奇每年都要同上千家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交谈,并且还会看到报纸上引用的各种各样的黄金投机者、利率投资者、联邦储备银行观察员以及财政评论员的评论。可是他还没有找到任何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能够告诉自己股市到底能上涨多少,或者仅仅能够告诉自己股市是涨还是跌。股市所有重大的上涨和下跌总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让他十分吃惊。有数以千计的专家在研究超买指数、超卖指数、头肩形态、看涨看跌比、联邦储备银行的货币供给政策、国外投资的情况,但是他们却并不能持续地准确进行市场预测,林奇认为他们的预测能力比古代那些通过挤压鸟的砂囊来为罗马君王预测什么时候匈奴人会突袭的占卜者好不到哪儿去。

在美国有几万名经济学家,他们中很多人被高薪聘请从事预测经济衰退和利率走势的专职工作,然而如果他们能够连续两次预测成功的话,他们可能早就成为百万富翁了。

他们由于成功预测经济衰退和利率走势成为百万富翁之后,可能辞去工作,到著名度假胜地巴哈马的比密尼岛,一边喝着朗姆酒,一边钓着金枪鱼。

可是,现实情况是,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在为了得到一笔丰厚的薪水而拼命工作。

既然投资者无法预测股市,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预测股市。正如巴菲特所说:“对于未来一年后的股市走势、利率以及经济动态,我们不做任何预测。我们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预测。 投资者应该关注企业的基本面,而不要去枉自预测市场的变化。

鸡尾酒会理论

对于我的这个鸡尾酒会理论,你可以随意参考,但是不要指望我会拿这个鸡尾酒会理论打赌。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作为世界上最大规模基金的基金经理,他经手的基金市值曾经在13年内翻了29倍。从多年的投资经历中,他总结出了著名的“鸡尾酒会理论 。

在鸡尾酒聚会上,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们彼此相识、聊天。彼得。林奇从参加鸡尾酒会的经历上,总结出了判断股市走势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彼得’林奇在介绍自己是基金经理时,人们只与他碰杯致意,就漠不关心地走开了。而更多的是围绕在牙医周围,询问自己的牙疼病,或者宁愿谈论明星的绯闻,没有一个人会谈论股票。彼得·林奇认为,当人们宁愿谈论牙病也不谈论股票时,股市应该已经探底,不会再有大的下跌空间。

第二阶段,当彼得·林奇在介绍自己是基金经理时,人们会简短地与他聊上几句股票,抱怨一下股市的低迷,接着还是走开了,继续关心自己的牙病和明星的绯闻。彼得·林奇认为,当人们只愿意闲聊两句股票而还是更关心自己的牙齿时,股市即将开始抄底反弹。

第三阶段,当人们在得知彼得·林奇是基金经理时,纷纷围过来询问该买哪一只股票,哪只股票能赚钱,股市走势将会如何,而再没有人关心明星绯闻或者牙齿。彼得‘林奇认为,当人们都来询问基金经理买哪只股票好时,股市应该已经到达阶段性高点。

第四阶段,人们在酒会上大谈特谈股票,并且很多人都主动向彼得·林奇推荐股票,告诉他去买哪只股票,哪只股票会涨。彼得·林奇认为,当人们不再询问该买哪只股票,而是反而主动告诉基金经理买哪只股票好时,股市很可能已经到达顶部了,大盘即将开始下跌震荡。

巧合的是,早在1929年,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就曾经得益于这一理论。当时洛克菲勒在街上遇到一个擦皮鞋的小孩子,小孩边给他擦皮鞋边对他说:

“先生,您最近买股票了没有,我给您推荐一只股票,肯定涨得好…… 洛克菲勒听后心中陡然一惊,一个擦皮鞋的孩子都开始给别人推荐起股票来,看来股市大限已经不远了。回到公司,洛克菲勒立刻下令将所有股票清仓,一只不留。果然,两个月之后就迎来了股市崩盘,多少投资者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而洛克菲勒安然度过这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股灾。

著名而经典的“鸡尾酒会理论 ,直到今日在股市上仍然适用。

例如在中国股市上,当2005年上证指数处于1000点整数关口时,人们聚在一起时几乎没有人愿意谈论股票,即使是股民之间交谈的话题,也不愿提起股市,因为当时的市场行情极为低迷,很多股民处于亏损状态中。等到大盘上涨一个阶段后,投资者仍然处于犹豫和迷茫之中。进入2006年,在2月初至3月初的一个月内,股指始终在1300点整数关口前徘徊,很多投资者以为反弹又要见顶了,于是纷纷抛出股票,想在更低的位置接回,可事实证明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转眼间,大盘已经到了1800点整数关口,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不管是在哪里,很多投资者都愿意围在一起谈论股票,询问该买什么股票好。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股市已经涨幅很大了,说明行情已经进入第三阶段。

等到大盘冲过了2000点整数关日时,很多股民的信心陡然大增,他们不是询问别人该买什么样的股票了,而是纷纷向别人推荐起股票来。

虽然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崩盘,而且股指已经冲上了更高点,但根据彼得.林奇的“鸡尾酒会 理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投资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

当然,一个市场从底部上涨多少才算到某一阶段,还要看整个市场的大气候,不能死搬硬套。

投资是赌博也是艺术

投资与赌博的区别

对于那些轻率鲁莽且容易冲动的“投资 股票的人来说,四处打听热门消息并频繁买进卖出,跟赌马时只根据赛马的鬃毛是不是漂亮或者骑士的衣衫是不是华丽就胡乱下注根本没有什么两样。

——彼得·林奇

与赌博两者之间的分界线。

对于彼得·林奇来说,投资就是一种赌博,一种智力的赌博,是一种高胜算的赌博。在投资期间,投资者必须努力使结果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倾斜,而不用管它到底是大西洋城公司、标准普尔500指数还是债券市场。

在投资的过程中,有很多时候投资者都在赌自己的判断能力,赌自己的运气。林奇觉得,如果他购买的股票中有70%的走势与自己预测的一样,他就很高兴了。但是如果有60%的走势与自己预测的一样,他也会心存感激。因为他知道,只要预测成功60%的股票走势,就可以在华尔街创造一个让人羡慕的纪录。

很显然,购买股票已经成为一个值得进行的赌博,但是投资者必须懂得游戏的规则。对于投资者来说,只要拥有股票,新的机会就会不断出现。由此,林奇认为,投资股票的获利机会远比纸牌游戏多,如果投资者拥有10只股票,赚钱的机会就会非常大。

对投资这种游戏规则的掌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风险的认知。只有投资者接受投资本身具有风险这一让人不安的事实,他们才能够真正地区分究竟什么是赌博什么是投资。进行区分时不应该根据参与者的行为类型(例如债券、股票、赌马等),而应该根据参与者的技巧、投入的程度以及事业心。对于一个老练的赌马者来说,如果他能够严格遵守一定的系统方法进行下注,那么赌马也能够为他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长期收益,这种赌马的行为对他而言和投资基金或者股票并没有任何区别。

投资就像玩扑克牌

很显然,股票投资已经成为值得一试身手的赌博,前提是你要懂得如何正确地来玩这种游戏。

——彼得·林奇

股票市场的投资经常让彼得·林奇联想到一种扑克牌游戏。对于那些懂得怎样利用好手中的牌的老手来说,玩七张牌赌博能够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回报。这种七张牌的玩法是:发牌时有4张牌面朝上,这样一来玩者不仅可以看到自己所有的牌,还可以看到对手的大多数牌。发完第3张或第4张牌时,要么很明显谁输谁赢已见分晓,要么很明显根本没有人能赢。彼得·林奇认为华尔街股市上的情况和玩扑克牌没有区别,只要投资者知道怎样寻找,就会发现像牌桌上摊开的明牌一样,华尔街上大量的信息也都是公开透明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通过了解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可以预知哪些公司有可能会增长繁荣,哪些公司则会衰败下滑。但是投资者却永远无法确定公司将要发生什么情况,这时每一次出现新情况——例如注入新的资金、出售赔钱的子公司、公司正在开拓新市场等—_就跟正在翻开一张新牌一样,只要这些新的情况就像新翻开的牌一样表明自己的胜算较大时,投资者就应该继续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就像继续持有一把好牌信心十足地赌下去一样。

在这种扑克牌的游戏中,总有输家和赢家。而每次那些赢家都会提前显露出来,因为他们随着牌一张一张摊开不断仔细计算和重新计算自己的输赢机会大小,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来下注,从而使他们投入的本钱所能赢回的钱最大化。那些输家和赢家的最大区别在于:赢家在自己牌的赢面变得更大时会增加赌注,一旦出现局势不利于自己时,他们就会主动认输出局;而输家则会不管赢面大小都下注,盼望着奇迹出现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打败对手的快感,结果却只是又一次痛饮损失惨重的苦酒。彼得·林奇从玩扑克牌中发现了玩家和股票投资者的共性,在股票投资市场上,那些赔钱的投资者就像那些输钱的人不会死心总想翻本一样,一赌再赌而一输再输。

那些赢家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往往会乖乖接受一手好牌也会大输的事实:他们偶尔也会在拿到三张“A 的时候下最大的赌注,但没想到竟会输给对手藏在手里的同花大顺。他们会欣然接受这一打击果断退出这一局,并集中精力继续打下一局牌,他们自信只要一直坚持自己的基本策略,随着时间的延长他们最终一定会赢钱。在股票市场上赚钱人也会碰到不时发生的亏损、出乎意料的挫折以及意外发生的不利情况,但是即使是股市崩盘也不会使他们从此退出股市。他们会坦然接受这次意外导致的投资惨败,然后接着寻找下一只好股票,因为他们认识到股票并不是纯粹的科学,也不像下棋那样在形势占优时肯定会赢。他们用执著和理性慢慢地成为市场上的大赢家。

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因此一个接受训练、习惯于对一切事物进行严格数量分析的人在投资中反而有很大的劣势。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认为,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所以,他觉得那些沉迷于数字分析的“技术派 ,就像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一样,热衷于观察天上的星象而看不到脚下的坑,以至走路都会跌跟斗。他曾说:“我这里所指的艺术,是指直觉、感性以及艺术家擅长的右脑活动。 有人认为进行成功的投资首先要找到诀窍,其次要有灵感,选股就是“玩 股票,这种人最终只能慨叹,“股票就像女人,永远是个谜 。

彼得-林奇声称:“我的选股方法是艺术、科学,加上腿脚勤快。

彼得·林奇选股的艺术体现为对信念的坚持上。他说:“每个人都有头脑在股市赚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胆量。 尽管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基金业发展迅猛,但能够战胜大盘的基金却不到10%。因此林奇的话就更加掷地有声。作为成功的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奇所管理的资产日趋庞大,面临强大的压力,舆论对其能否保持优异业绩的质疑更是刺激了他的挑战欲望,他回应的策略是进攻性的——“不断地寻找更好的股票来换掉我已经选中的股票 。

人们对于股票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资料分析工具比比皆是,有心人只要愿意就可以买几本书来学习,或者听一听有关专家的讲座,弄懂那些曲线图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了解公司经营与股票价格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说是一点即通,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秘密。但如何运用自己的判断结果,那就能体现一个普通投资者和一个投资大师的区别了。

投资于股市的人,投资过程就像下一盘棋,真正的对手恰恰是自己,如果能够战胜人性的弱点——恐惧与贪婪,取胜之地不仅仅是在股市。对于林奇来说,投资的艺术主要是从内心战胜人性的弱点,保持理性和勤奋。

第一,要有坚定的信心。对于已经决定的策略,只要是经由认真分析得出的,如非必要,就勿需更换。反复地改变自己的投资决定,则更是非常幼稚的行为,改变的结果可能就是不断地令自己后悔。

第二,要有足够的耐心。投资活动是一盘永远也下不完的棋。成功者要像棋坛高手一样,沉得住气,既然知道这是一盘永远也下不完的棋,那么就让我们耐心一些。耐心是一种成熟的标志,而信心和决心正是耐心最好的伙伴。人类的决心就像魔术师一样,你想要什么,就一定能得到什么。在有效的付出的保障下,有决心和耐心的人一定会得到回报。在充满动荡与陷阱的股市,林奇特别强调一种“大局观 ,也就是对股市基本走势的把握与信心。他认为坚持信念和选择股票,后者的成功有赖于前者。

能够控制自己的心浮气躁,按既定的目标行动,那么,这样的投资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第三,要勤奋地工作。懒惰的人绝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懒惰的人只会白日做梦,整天想着天上掉馅饼的事。他们把运气放在第一位,等待着自己碰上大牛股。对于林奇来说,勤奋是选到好股票、获得收益的重要保证。他每天忙着研究自己认为有可能上涨的每一只股票,调研这些上市公司,拜访公司的管理人员。他的勤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麦哲伦基金的成绩就是最大的证明。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彼得·林奇投资选股智慧全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赵文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文明并收藏彼得·林奇投资选股智慧全集最新章节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