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和中级教育更是得到了普及,20世纪初,美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进行了教育改革运动。他提倡实用主义哲学,主张“在做中学”,他的目标是让每一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新教育反映了美国人的一种民主观念:在一个民主国家里,教育应该而且也能人人有份,发展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人人可以通过它去得到发展所必需的各种手段。这一观念的体现是中学的扩展,原来在14~17岁的人口中,上中学的不到7%,到1920年,达到1/3,1950年达到3/4,1970年达到将近90%。同上引书,第728页。

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促进了美国作为一个富有生产力的工业社会的发展。没有哪一个人口差不多的国家有这样高的文化水准,也没有任何别的国家比美国的教育更针对每个青年人。教育的投入使美国公民普遍受益,在存在阶层分化的背景下最大限度地缓解了阶层差异。

再来看20世纪的美国文化特征。“平等的观念贯穿于美国的各种社会关系。……当两个不同级别的人之间发生个人的接触,建立一种平等的气氛便成为各自潜在的愿望。”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美国文化模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第120页。大众消费社会一旦形成,就成为注重享乐和消费的新道德观的母体,加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广泛影响,人们开始认为清教主义是对人性的压抑。在美国文化中惯常的时尚流行的“上行下效”的方式变为“下行上效”。爵士音乐、崩克文化、迪斯科等,都是由下层群体中兴起,转而为寻求享受与发泄的中产阶级以上人士所接纳。在2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的文化中流行新道德观,它的核心就是要及时行乐,充分享受社会的物质生活,道德上无顾忌。在这一时期流行的爵士音乐即是享乐主义的体现。其形式上放荡不羁,道德上反传统,追求感官的刺激,是消费社会的产物。

这是一种强调金钱崇拜、物质占有和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将白领中产阶级引入一种“透明的生活”,讲究眼前的实惠和快乐,淡于名利地位的追求,反叛传统。这种享乐主义首先表现在新中产阶级的工作态度上。传统道德意义上的工作是一种进取精神的体现,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体现自身价值的方式,但在享乐主义的背景下,工作只是为了获得金钱的一种手段,新的工作意识演变成为“工作越少越好,收入越多越好”。Mills,opcit,p230其次,享乐主义表现在中产阶级对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周晓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晓虹并收藏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最新章节四困境:巴西中产阶级是否真的存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