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是一种综合尝试的方法,如日本1955年的“成层与流动”调查中,将被调查者自我认定的阶级归属(“工人阶级、中产阶级、资本家阶级”)与被调查者的职业结合,制定出5个阶级划分(①资产阶级;②小资产阶级;③白领A;④白领B;⑤蓝领),再据此调查全国的阶级结构。

研究者对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又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两种新的研究途径:①设定综合的客观阶级划分标准,考察职业、收入、财产、消费水平等,从中制定出中产阶级标准,再调查其中有多少人抱有中产阶级意识;②反过来,先根据主观调查得到的自我判断比例制定出主观意义上的中产阶级或中间层,再以此为标准,调查该标准内人们的职业、收入、财产等量度。他们对两种方法进行再综合后得出一种认为是较为全面的划分:最上层、中产阶级、准中产阶级、中间层、下层。1955年处于日本经济腾飞期,该分类的各层比例分别是3%、18%、19%、32%、28%。研究者认为,上层仅占3%,中产阶级和准中产阶级的数目几近金字塔结构的顶端,因此,作为“中产阶级”培养对象的应是第四阶级的中间层。结论认为,“中产阶级(包括准中产阶级)”与“中间层”在阶级归属意识、工作中的权力、支持的政党类别等方面存在深刻的性质差异,如中产阶级的“中间阶级”意识达46%左右,工作中部下的数目多于上司数(权力大),支持自民党的多;与此相对,中间层的“中间意识”却至多不过22%,在单位里上司数比部下数多,支持社会党的多。

在阶级构成的划分方面,大桥隆宪的“大桥方式”分为资本家阶级、老中间层、新中间层、工人阶级。具体参见大橋隆憲《社会階級構成表の意義と限界》,《京大経済学部創立40周年記念経済学論集》,东京:有斐閣,1959;《戦後日本の階級構成と最高経営者層中核部》,《代の経済と統計——蜷川虎三先生古希記念》,东京:有斐閣,1968;以及他的著作《日本の階級構成》,东京:岩波書店,1971。影响颇大,在此基础上,桥本健二综合职业、地位类型、下属人员规模等因素,提出了划分阶级类别的“桥本方式”,橋本健二:《階級社会日本》,东京:青木書店,2001。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一定的检验。“桥本方式”将当代整个日本社会分成资本家阶级、新中间阶级、工人阶级、老中间阶级共四个阶级,其中新中间阶级指从事专业、管理、事务工作的被雇佣者(但女性须去除事务工作)。根据桥本的研究,新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周晓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晓虹并收藏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最新章节四困境:巴西中产阶级是否真的存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