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理想的印度中产阶级不再对形而上的精神寄托孜孜以求,他们回归安逸单调的日子。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他们的物质欲望,展开了对奢华生活的不懈竞争,中产阶级暴露出越来越明显的集体神经症。

80年代的农业持续增产,在农村的通电、通路促进了交通、建筑和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在过去,印度人会批量地购买散装的无牌货物,肥皂、茶叶按斤卖,布按尺量,现在他们愿意多花钱购买他们认为是质量更好的包装商品。富有的城市人对录像机、洗衣机、汽车的消费热情不减。“Thepoorgetricher”,Economist,Vol333,Issue7888(May,1994),p39印度中产阶级最明显的特征是物质的成功,多年来他们一直没有钱消费,现在他们有钱消费,愿意购买品质好的商品,在日常耐用品的消费上他们比上一代多得多,但也跌进了拥有越多,欲望越多的沟壑。特别是在城市中无休止的消费欲望引起了城市保障的雪崩,住房、教育、交通、水电和服务等问题层出不穷。

中产阶级家庭的平和安详遭到无法调和的挑战。在1984年和1994年的调查中,数据显示,自杀人数翻了一番,其中失败者是成功者的10倍;离婚率不断上升;PavankVarma,opcit,p163心血管、哮喘、癌症等与心理压力有关的疾病变得普遍。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家庭结构到家庭成员,从老到少,从男到女。

在家庭形式上,传统的其乐融融的联合家庭让位于在市场经济中更有竞争力、适应力的核心家庭,家庭的归宿感、群体感不敌于孤寂的个人追求。为了增加收入,男人出外工作时间更长,经济独立的受过教育的女人们则陷入了两难困境,她们羡慕她们母亲辈的家庭主妇生活,对自立、主见也心仪神往。传统社会中男人当家的观念逐渐失去依据、慢慢淡化,中产阶级家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不稳定,婚姻内部更多是协商、调适,离婚是问题解决的一条出路和无奈选择。德里的法庭每天要处理20起离婚案,其他大城市也大抵如此。opcit,p164

中产阶级在竞争追逐物质利益上是“近视”的,但在应付竞争的准备上却又是“远视”的。为了长远考虑,在人口大国的印度,中产阶级开始重视起人口质量来,优生优育得到空前强调。在孩子刚学会走路、刚能数数时,父母对他们的人生计划已经开始。在学校的表现是重要的,进入好大学需要90分以上的好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周晓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晓虹并收藏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最新章节四困境:巴西中产阶级是否真的存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