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层电视疏离症的动因

用上述新中产阶层的文化旨趣来理解中国电视存在的问题,也许会有诸多巧合。我们可以看到:在“有意义的”、“严肃的”这个议题上,电视迎合非中产阶层的方法,与疏离中产阶层的方法是一致的:避免“有意义的”、“严肃的”,力求娱乐化。

我们根据“2002年电视收视情况调查”袁方,同前引文。来对电视这一趋向做一透析。央视委托中科院系统所等机构每5年进行一次的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观众收视节目的目的依次是娱乐消遣754%,了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724%,了解国内、国际时事政治576%。“娱乐消遣”的排序高于“了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也高于“了解国内、国际时事政治”。

另一个重要结论是,同一调查还显示,773%的观众赞同新闻报道应加强“对老百姓身边事的报道力度”,731%的观众赞同增强“对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的批评监督”。这两个最重要的受众呼声与电视的娱乐化无关。

造成这种新闻需求“剪刀差”现象的原因来自市场法则。更确切地说,是来自无情的收视率要求。以最具有“严肃”气质的CCTV而言,它明确实行了栏目末位淘汰制。也就是说,它每年把CCTV的10个频道中“收视率低、观众反映较差、节目形式陈旧及成本太高”的10个“垫底”栏目淘汰出局。淘汰的依据是2002年开始实行的《中央电视台栏目警示及淘汰条例》、《中央电视台节目综合评价及栏目警示淘汰细则》等制度。这些制度中,以收视率为基础的客观指标、各方面评价的主观指标、投入产出的成本指标分别占5∶3∶2的权重。收视率的度量衡地位在电视领域的独尊,由此可见一斑。孙正一、柳婷婷:《2003年中国新闻业回望(上)》,人民网2003年12月30日9:26。

电视业界的这种收视率第一的法则甚至影响到像《焦点访谈》这样的以深刻和严肃著名的王牌节目。来自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人撰文说,从1994年4月1日~1998年12月31日,在播出的1632期《焦点访谈》中,有396期节目内容是舆论监督,占已播出节目的242%,其中316期直接点了被曝光单位的名。梁建增:《聚焦〈焦点访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3期。而据9月15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央视主持人敬一丹8月在座谈会上对温家宝总理说,《焦点访谈》1998年舆论监督的内容在全年节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中国中产阶层调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周晓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晓虹并收藏中国中产阶层调查最新章节身处变迁下的台湾中产阶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