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情况还有学生3。学生3的父母均为大学教师,父亲是一名“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是“家中的精神源泉”。学生3说:“‘做什么事就要做到最好!’这是他常说的话。他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三年的学习,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为省某学会理事长,把我们家从小城镇带入了大都市,也是他身上那股儿拼劲,给我们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激情。”母亲是个天生聪慧的人,也贤惠,在父亲为了理想拼搏时,默默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自己也成为某高校学院的办公室主任。“在父母的感染下,我学着像父亲一样拼搏,进入了我现在所处的班级。我一直都用父亲、母亲这样敬重的字眼,是因为他们是我所尊敬、所要学习的,这个家有了他们,才能不断感染我,激励我。”

“做什么事就要做到最好”,成为这个家庭最重要的文化资本,学生3写道:“我的家不是给我任何其他间接的帮助,只是源源不断地、直接地赋予我精神上的力量,是我的精神寄托。”

至于做教师的父母则更是对孩子的学习比较操心,尤其是中学教师,他们有专业辅导能力,相对来说,对于孩子的学业表现更能明察秋毫。以下是一位同学的自诉:“我爸是位教师,我在学习上的问题常请教他,他总是十分认真地、生动形象地解答,他十分严格,不放过我一点点小错误。有一次,我把‘乙烯’和‘乙炔’弄混了,爸狠狠地批了我一顿,‘这都弄错,还怎么学化学啊。’爸常说,不骂是记不住错误的。我妈也是位教师,每当我学习有所下降时,是妈妈第一个发觉并指出。她总是急匆匆地与我沟通,并指引我步入正轨。初二有段时间我把心思放在打球上,每天放学到家总是很晚,到家就累得要睡觉,妈妈发现不对,就找我交谈,使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帮我改正。”

3自理与自立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过程中越是以子女作为教育主体,给子女充分的尊重,就越有利于子女自理和自立能力的发展。以下是两种民主型家庭的教育方式。学生4的父亲是上海一所中学的德育主任,他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教育自己的孩子结合在一起,对孩子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在孩子的心目中,他的父母“总是把我当成一个大人一样与我平等地交流,家中的气氛没有冷战的紧张,而是充满了民主与宽松。记得很小的时候犯了错误,父母从未用过什么体罚措施,他们总是很耐心地和我摆事实,讲道理,坦诚地教导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最严重的也就是父亲会弹我的手心,不过显然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中国中产阶层调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周晓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晓虹并收藏中国中产阶层调查最新章节身处变迁下的台湾中产阶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