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八个样板戏”,熟悉它们的人,自然会难以忘怀在“文革”后期特定历史时期所诞生的这一艺术产物。1972年以后,野心勃勃的“文艺旗手”江青为了突出个人成绩,又处心积虑的主抓了6个京剧和2个芭蕾舞剧,被人们简称为“六京两舞”。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京剧《杜鹃山》和芭蕾舞剧《沂蒙颂》。

《龙江颂》本是福建省话剧团于1964年创作的一出5场现代京剧,此剧根据1963年闽南漳州出现千年罕见的大旱,为了积极贯彻龙海县委封江堵河、拦水浇灌旱田的部署,位于九龙江上游的玉枕大队,从全局出发,丢卒保车,发扬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高尚风格,牺牲3000亩高产田,确保了漳州平原10万亩的田地受到了及时浇灌的真实故事编写而成。

剧作者江文、陈曙、丁叶、芗人被这一个真实的新闻通讯报道所感动,于是,由江文、陈曙执笔,四人集体编剧,通过深入走访和调查,凭借着艺术家的横溢才情和创作冲动,很快将其搬上了话剧舞台。1965年,上海市委宣传部“戏改领导小组”,决定把《龙江颂》改编创作成现代京剧,由上海市新华京剧团集体改编创作,著名京剧演员王少楼扮演男主角郑强,并于1965年夏秋之季,在上海公开演出,这便是《龙江颂》从最初的话剧脱胎到京剧的雏形。1967年10月,“文革”运动已经一年,第一批“样板戏”早已敲定,主抓上海文艺宣传的张春桥,指示上海文化系统的“革委会”,另行组建《龙江颂》剧组,在历时4年的修改当中,先后参与编剧工作就有王树元、俞德、刘梦德、宋捷文、李晓民、赵吾国等人,导演为上海歌剧院的李仲林、上海京剧院的孔小石、沈金波等,还有来自上海音乐界、京剧乐队的精兵强将,共同组合在一起。而原剧中的男主角郑强早被暗授机宜、挖空心思地“摇身一变”为女主角江水英,分别由李丽芳、张南云、马博敏、李炳淑、李元华担任。几经演变后的《龙江颂》,最大的改动就是增加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成分,把原剧中的烧窑师傅黄国忠,改成了暗藏在龙江大队的阶级敌人。又经过长时间的修改后,1972年3月的“两报一刊”,公开发表了《龙江颂》1972年1月的演出本,这表明《龙江颂》正式入选“革命样板戏”之列。随即,很快由谢铁骊执导,钱江摄影,李炳淑领衔主演,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投入了电影的拍摄,作为第二批“样板戏”的头炮出台,在当年的“5·23”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纪念日之时,正式在全国公映。京剧艺术影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中国电影幕后故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刘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刘澍并收藏中国电影幕后故事最新章节一曲相思情未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