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龙:银行要严格控制风险,又怕资金贷不出去,的确很矛盾。而很多地方的大项目,由地方政府出面组成银团招揽贷款,毕竟风险要小一点,各家银行还都愿意参加,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的信誉上。某城市的磁悬浮项目花了将近100亿,几大银行组成银团贷款支持,但目前这个项目效益并不好,银行的贷款面临很大风险。像这一类有政府背景的贷款,叫做政府项目工程贷款,贷款数量一般很大,一旦出现问题,对各家银行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其实质是政府通过它的实力,变相发行地方债。

魏加宁:随着国有银行改革往前推进,金融领域的约束力加强,一方面新增贷款会更加谨慎,另一方面已有贷款还贷压力也会增强,于是一些本已财政捉襟见肘、负债累累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现财政破绽。

《21世纪》:这个风险一旦爆发,被“头号杀手”伤害最大的恐怕是地方金融,更可怕的是爆发对地方政府的诚信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王元龙: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是交织在一起的,过去我们在谈金融风险的时候,对这一部分没有特别强调,也没有特别重视。危机一旦酿成,不仅仅对地方政府,可能对整个经济也是一种严重的损伤。

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应该对等

《21世纪》:问题可能也没有我们想像得那么严重,近年中央财政收入连续高速增长,财政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魏加宁:表面看上去是不错,但实际上这是在用中央财政的大好形势掩盖十分严重的地方债务风险。

《21世纪》:中央与地方财政形势差别如此之大,财税体系比如分税制、税费改革,是否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方面的矛盾?

贾康:不能说改革加剧了矛盾,而是改革的深化程度还不够。分税制让各级政府都掌握了大宗稳定的收入来源,如果真正到位了,地方就不会那么困难,就没有必要千方百计转着弯去举债。

事权和财权不对称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财权重心往上走,事权往下走。财权上,四级分税实际到了省以下就没法落实;在事权上,各个地方条条块块都往下贯彻它的一票否决指标,造成地方负担越来越重,面对这么多的一票否决,地方只好想办法对付。

分税之所以难以贯彻到省以下,牵涉到一个体制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减化政府层级,按照中央、省和县三级来分税,乡镇变成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地市也不用搞实体的政权和实体的财政,这样,中央再自上而下加强转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北京共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王海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海明并收藏北京共识最新章节推动制度变迁的学术力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