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大规模治理水体污染,起于1994年。

淮河流域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主管淮河水利的淮河水利委员会,早在1978年就制定了《淮河流域水源防治污染规划要点》,同时进行水质监测网络建设。

1989年,第一次水污染防治大会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提出了水域分类管理、污染源分级控制、划分水环境功能区、发放排污许可证等一系列对策,大大强化了各级环保部门依法行政的手段。

1990年4月,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公布流域第一批64个限期治理的水污染项目。

1994年6月15日,由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和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沿淮四省共同颁布《关于淮河流域防止河道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决定(试行)》。这是我国大江大河水污染预防的第一个规章制度。

1994年3月,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议程》从中国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的总体情况出发,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然而,淮河流域水污染加剧趋势仍在继续。1994年5月,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与国家环保总局、中央新闻单位等组织了“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记者们第一次在主管部门组织与指导下,了解了淮河流域水污染触目惊心的现状,采访了重点工业污染源。淮河流域水环境恶化已在公众中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动。此次自揭家丑,重度曝光,意味着大治在即。

1994年5月26日,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淮河流域环境保护执法检查现场会在安徽蚌埠结束。会议期间,宋健和国家10个部委的领导、沿淮四省负责人察看了淮河污染情况。在视察河南淮阳县豆门村时,一股刺鼻的臭味扑面而来,沙颍河上漂浮着黑油油的悬浮物。住在河边的农妇牛凤琴拉着宋健的手说:“你们是中央来的客人,本该给大家泡茶喝。可你们看看,这水又苦又涩,不能喝呀!”宋健端起一碗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喝了一口,递给了身后的各部委负责人,大家纷纷皱起眉头。

还有人问居住在淮河边的小孩:“水是什么颜色?”答曰:“黑的。”这些细节,《人民日报》曾予以报道(1997年8月8日题:清与浊的较量——淮河治污三年纪实记者黄振中白剑峰)。

蚌埠会议确定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方案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暗访淮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偶正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偶正涛并收藏暗访淮河最新章节第一个治理水污染的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