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界看颍河四月阳春,风和日丽,我们又来到安徽沙颍河的第一个入口城市界首。据了解,河南淮河污染的近70%是通过界首下泄到下游的。界首是河南淮河污染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受害者。尽管是春天,这里因为缺水,沙尘飞扬,更显萧索。

走在街上的行人显得茫然若失,毫无灵气。就一个“乱”字:两层历年的小楼下一间间长得一样的铺子,大体上卖着一样的东西;人行道上的地砖高低不平,与黄土同色;行人、自行车、汽车混在一起,不分彼此地缓慢流动,交通警察,视若无睹。整个城市既无生机,又无春意。界首曾有“小上海”之称。据说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多上海人到界首市避难,同时在界首操持商贸营生。一时间,界首发展成30多万人口的城市。上海人的小资生活,加上界首通达豫、皖,地势平坦,交通便捷,使界首真正兴隆了一回。但好景不长,抗战胜利后,上海人该回去的都回去了,淮河平原人们特有的革命性,把界首又变回了一个普通的县城。我在阜阳兼任记者站站长的时候,界首是阜阳人的骄傲。那时,沿淮平原上没有“城”的概念,大大小小城市都如乡镇集铺,只是地级市像大的集镇,小的县城像小的集镇而已。那个年头的界首,整齐的楼房构成几条主要街道,几家知名的民营企业或有打出去的产品,如“奇安特”的鞋子;或者大把挣来了沿淮人最渴望的金钱,如许某经营的“芬格欣”等。另外还有不少有特色的东西:搓绳子起家的千万富翁皮条孙、砸汽车蓄电池回收铅出售的田营、一些村子造桐树薄板出口日本、淮河流域最大的用废旧塑料再生制造日用品的光武镇,等等。一时间,泡沫加实料,把界首推上“富县”、“强县”的位子。我陪同省、地市领导多次来这里参观,有一次还带领安徽省新闻单位记者团,到这里“取经”。我们这次去河南之前,已到过界首市。书记王显义和我是老朋友,这次来访他虽然不在家,但已安排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室人员给了较好的招待:吃最好的饭,住最好的房。结果是热情多多,条件最好,可我们怎么都适应不了。宾馆里有挥之不去的臭鞋味道,水龙头里放出的自来水冲一冲就会起泡。没有好水的日子,无法让人精神起来。了解了沙颍河上游的情况后,再回到界首,不仅感觉到城市的没落,还感觉到它崛起的无望。人,是要生活的。没有生活基本条件的人们,即使挣再多的钱,也谈不上幸福。沙颍河是界首市最大的水源地,界首市西3公里,实际上不用出城,即到了沙颍河边。中午11时许,市环保局局长张凤轩带着我们,穿过一排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暗访淮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偶正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偶正涛并收藏暗访淮河最新章节第一个治理水污染的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