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这次采访看到,淮河流域崛起一批新兴城市。10年前,最多只能称做“集”的信阳、阜阳、周口、漯河等,现在都有大城市的模样,街闾相接,人头攒动。县城或县级市,更是典型的“城市化”过程缩影:一方面,有大城市的广场、道路和灯饰广告、桑拿馆、美容院等;另一方面,主干车道或者花坛上面,全是晃晃悠悠的行人,光膀子,穿拖鞋,扶老携幼。仔细揣摩,还可以认出是刚刚进城的农民。但是,这也是城市,而且这里的市民更习惯于农村式的写意与随便,生活污染治理难度远非长三角、珠三角等有高度工业文明的城市可比。尽管“九五”、“十五”期间对生活污染处理中央、地方都有很大投入,其中1995年到1997年,流域治污项目200个,直接投资120亿元。“十五”淮河流域计划建设生活治理项目488个,项目总投入达255.9亿元之巨。我们在采访中得到的实际情况是:沿淮政府在生活污染治理力度、调控能力与投入等方面非常有限,在生活污水成为淮河最大污染源、比重还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治理生活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缓慢;已建成的项目因运营成本高、亏空大,加上城市管网不配套,多数处于瘫痪状态。根据国家环保局2004年3月中旬的统计,“十五”规划中建设的沿淮城市生活污染处理、污水处理项目,尚未动工的占64%。其中安徽省29个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未动工比例高达86.2%;有的项目即使动工,但竣工之日遥遥无期;有的竣工项目,根本无法运转,“建在那边晒太阳”,甚至还要花上一笔费用去保养设施。这与国务院提出的“十五”期间所有城市必须建立污水处理厂、2005年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60%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政府的职能之一是财力的再分配。公共设施建设是“再分配”投入的重要方面。沿淮工业化、城市化百废待兴,周边地区日新月异的挤压,加上农村地区财力的匮乏,使得生活污染治理项目出现以下几个层次:一、政府财政难保吃饭,根本无钱可投。例如信阳、宿州等;二、在上级政策高压之下,利用国外政府赠款、国外政府贷款和相关资金、国家拨付的资金、国债资金等建起了生活污染处理设施,但管网配套不力,运营因“出钱不讨自己好”,积极性不高,设施处于半“晒太阳”状态。如阜阳、蚌埠和县级界首市等;三、有财力但并不愿意首先投放在为下游造福的环保项目上。典型的是“一河污水向东流”的郑州,路宽楼高的周口等;四、既无意识,也无财力,政府暂时难以顾及的地方。如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暗访淮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偶正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偶正涛并收藏暗访淮河最新章节第一个治理水污染的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