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竞争对手做标杆,告诉我们应当往何处去。

——大卫·科恩斯(施乐公司原CEO)

鞋子法则一面对鸡肋式的烂鞋,一双新鞋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

当鞋子已经破烂到了无法再补的时候,只有更换一双新鞋才是最聪明的选择。如果企业如同“脚”,那么企业的管理方式就如同“鞋子”,当后者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立也就在其中了。

华为的“鞋子”

华为的成长故事可以说是中国企业融入国际化经营的经典,《IT经理世界》是这么描述的:“一个公司在国际化道路上推进制度与人的国际接轨,以管理变革推动公司成长并长远发展……一个公司在‘洋为中用’还是‘全面西化’间的选择;一个公司在‘世界级企业’执著梦想与现实环境、现实能力间的努力。”

根据相关报道,我们可以将华为的“鞋子”分成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93—1996年):人治阶段

当“巨、大、中、华”雄心勃勃开拓中国通信设备市场,即将在国内市场成就霸业的时候,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却已经开始思考为自己的游击队制定“门规和价值观”了,这就是1994年开始制定的《华为基本法》。

《华为基本法》可以说是华为最早的“鞋子”,本质上是“华为企业文化大纲”,而任正非的真正目的是要在华为站稳脚跟之后,迅速建立一个基于中国文化,但摈弃了其中糟粕、经过改良的华为文化,以便让华为的成功可以延续,并且走得更稳。比如,华为对团队精神的推崇,讲究“不让雷锋吃亏”等等,即便今天看来,也是企业长远基本理念的朴素版本。《华为基本法》是任正非希望“把华为红旗一直打下去”的一次努力,是华为从游击队走向正规军的一个转折点。

1995年末,华为发生了著名的“市场部集体辞职”事件,即所有办事处主任、市场部正职先向公司集体请辞,然后接受公司的再挑选。任正非这么做的本意,是要在核心业务层寻求更高水平的新鲜血液,去除原先的“土味儿”,尝试在华为建立更统一规范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2第二阶段(1997—2002年):制度化

通过推行《基本法》,任正非意识到,华为必须要与其他的国际级企业使用同样的语言,而这个语言中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和制度,这无疑是华为找到的一双新鞋子。

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建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对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长大的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孙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孙黎并收藏长大的鞋子最新章节第40节 标杆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