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是意大利人,有一些法国背景(他生于法国,其父曾移居法国,其母为法国人)。他的知识背景是物理学和经济学。他像所有的社会学经典作家那样,试图建立一个解释人类现象的思想体系,即发现一个能够将一切社会现象纳入其中的理论框架。是否抱有这样一种企图几乎是经典作家与后代社会学家最大的区别了。后人不知是终于认识到还是震慑于人类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逐渐放弃了创立体系的奢望,只作具体的研究,至多不过像莫顿(Merton)主张的那样建立一些“中型理论”,对某一类社会现象作出理论的抽象。

(一)非逻辑行为

帕累托对社会学的基本兴趣集中于人的非逻辑行为。他认为传统的经济理论对社会的解释只限于人们为获取世上短缺资源(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的)所采取的符合逻辑的理性行为,而在实际上,人的大多数行为却是非逻辑、非理性的行为。帕累托对逻辑行为的定义是“那些采用符合目的要求的适当手段或那些将手段与目的逻辑地联系在一起的行为”,并强调逻辑行为不仅要在主观上、而且要在客观上、即在有健全理智的人看来也是合乎逻辑的行为;非逻辑行为即逻辑行为以外的一切行为。他指出,非逻辑实验的理论及行为与逻辑实验的理论和行为毫无共同之处。一切形上学的、宗教的和道德的体系在他看来都与科学无缘。他甚至提出,“自由”、“平等”、“进步”以及“一般意志”这些人们常常提起的概念就像野蛮人用来使自己的行为显得合理的那些神话和咒文一样空洞;它们没有一个是可以被证实的,而无一例外是人为使自己的行为显得合理或受到尊重想象出来的;它们只是面具而已(虽然它们有时也会造成某种影响)。社会研究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揭开这些面具。“我们必须看到现实在理论和各种思想文献中被歪曲到了何等程度;我们看到的现象全是哈哈镜里的形象;我们应当去发现经过这种折射的客观实在。”他认为,人文主义以及一切宗教教义在逻辑一实验的观点看来都是一文不值的,他告诫人们,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应只看思想的表面价值,不要看人的嘴里说些什么而要看他的行动。

帕累托的思想十分犀利,听上去甚至有些极端。人确实常常是言行不一的,即使嘴上说着为了某一目标,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是另一回事。正像帕累托所举的政治家的例子那样,如果政治家对选民说我是为了地位和金钱,那么没有人会投他的票,于是他千方百计使选民相信他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而且为了能够骗过别人,先要骗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社会学精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快小说只为原作者李银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银河并收藏社会学精要最新章节社会学的定性与定量方法